2025
十月
15
【灵修文章】| 医者仁心:医疗与信仰的交汇

我是一名核医学医师,同时也是一位母亲,一个妻子。每一天,我都在奉献、关怀、耐心与坚韧之间寻找平衡。当我开始迈向“社会/牧灵传播者”的旅程时,有一段在医院的经历令我印象格外深刻。那是一次关于一位度奉献生活的修女因被诊断出患有乳头状甲状腺癌的三天住院经历。这段经历对我而言却格外特别,在此与大家分享。
医疗与灵性的整合
整体医疗一直强调病人的身体、情感、心理与社会层面的福祉。然而,通过在社会传播学领域的学习,我逐渐体会到,真正的治愈还必须包含灵性的层面。沟通不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分享福音、见证信仰的途径。当A修女第一次来到我们所在的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放射性碘治疗时,她的神情平静而安详。尽管病情严重,她仍以温暖的微笑问候我。那微笑中散发着坚定的信德。我向她解释了治疗计划,放射性碘如何精准地攻击癌细胞,同时尽量保护周围的健康组织。
三天的疗程:痛苦中的信仰
在这三天的住院期间,我不仅监督她的治疗,也亲眼见证了医学与灵性之间深刻的互动。每天我都会去探望她,常常看到她手中握着玫瑰念珠在静静地祈祷。我们的谈话从治疗转向关于生命、健康与灵性的反省。她谈到自己相信痛苦能带来灵性的成长。这一点让我对她的坚韧有了更深的理解。到了第三天准备出院时,A修女满怀感恩,不仅感谢医护团队的照顾,也感谢我们之间那份在信仰中建立的连结。
当回顾这段经历时,我不禁想到修女在医院的三天疗程,何尝不像基督的苦难、受难与复活的旅程呢?正如基督在被出卖与受难时仍信赖天父的计划,A修女也在疾病的试炼中,以坚定的信德面对挑战。她在住院的第一天,正如耶稣在革责玛尼山园的祈祷;第二天,痛苦的治疗正如耶稣被鞭打的受难。但她仍不断地祈祷,藉着与天主的亲近而获得安慰。
信仰中的复活
在这三天黑暗的时光里,A修女以信德展现出非凡的坚韧,就像基督在苦难中依然信赖天父的旨意。到了出院的那一天,为她而言,那不仅是住院期的结束,更是灵魂的复活——希望与生命的重生。
而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一个真理:痛苦中蕴藏着转化与重生的力量,正如复活所带来的希望与信仰在逆境中的力量。在互相道别时,我感谢她使我能成为她信仰旅程中的一部分。我在心中默默祈祷,愿她继续在主耶稣基督的恩宠中找到力量与治愈。
医者的召唤
当修女离开医院时,我再次意识到自己作为医生的角色——不仅是运用医学知识与技术治疗疾病,更重要的是陪伴人的经验。这种经验因信仰、希望与爱而被充实与升华。治愈的过程,是借由医患之间及其家人的连结而被强化的。患者、主要照护者与整个医疗团队之间所分享的爱,创造出一种滋养的氛围,使人能够以重新燃起的勇气面对挑战。即使在脆弱的时刻,人也能在天主的恩宠中找到力量与意义。
圣保禄的启示
“有我的恩宠为你够了,因为我的德能在软弱中才全显出来。”(格后12:9)圣保禄宗徒的这句话提醒我们:人的软弱并不是障碍,反而是天主力量展现的途径。正因我们的依靠,才能让祂的恩宠与能力显明出来。这次平凡的医疗经历让我更清楚地看到:治愈是一段涵盖身体、心灵与灵魂的整体旅程。当医学与信仰相遇时,不仅能带来更深的理解与慈悲,也能医治我们自己。
希望的禧年
在此“希望禧年”(Jubilee Year of Hope),教会提醒我们:基督是我们唯一的希望之源,祂借着自己的牺牲与复活,带来了救恩、治愈与永生。因此,我也想起无论在医学或信仰中,希望都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医者的使命,我们不仅是治愈病患的身体,也要滋养灵魂。让我们敞开心扉,迎接耶稣的爱;在生活与世界的风浪中信赖天主的计划;并以“希望的朝圣者”(Pilgrims of Hope)的身份,去实践仁爱、希望、怜悯与公义。
——由菲律宾圣多玛斯大学医院的核医学医师德·古斯曼医生 (Dr. Millicent Grace M. De Guzman, MD)供稿
